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台雪超通讯员丁梅
今年1月1日开始,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在全国落地。目前,青岛市已有12家医院已经落地此政策,余名患者受益,每名患者平均节约1.1万余元,心脏支架迎来"百元时代"。
1月3日,56岁的佟艳枝因胸部剧烈疼痛,由急救车送至青医院急诊科。该患者在急诊做心电图,显示为急性下壁心梗,经心内科医生会诊后由急诊科转到心内科,迅速启动胸痛中心,并紧急送往介入诊疗室。心内科主任孙军昌带领介入团队紧急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冠脉造影显示佟女士右侧冠脉巨大血栓伴重度狭窄,孙军昌主任团队为患者及时实施了支架植入术。术后第二天,佟女士就可以坐立进食,状态恢复得不错。
据了解,佟女士老家在辽宁,和老伴儿子一起来新区打工没多久。起初,得知佟女士要接受心脏支架植入手术,一家人打算东拼西凑去借钱,没想到享受到了国家集采政策的红利,原以为要花好几万的支架只花了多元。
年1月1日开始,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在全国落地,临床用量大、价格高的心脏支架,成为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耗材品种。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万多元下降至元左右,降幅超过90%。
青医院心内科主任孙军昌介绍,以前支架是1万块钱左右,最早可能是2万多元。通过国家集采以后,支架降到多到元,这次用的支架是元,报销70%,患者自己可能花不到块钱,大大造福了广大患者。
记者从青岛市医保局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已有12家医院已经落地此政策,医院、医院(青岛)、医院、青大附院崂山院区等。已有余名患者受益于此政策,每名患者平均节约10余元。
“冠脉支架在集采在青岛落地后,使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整体治疗费用大大降低,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再也不用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能够放心大胆地接受治疗,并通过治疗回归正常的生活。”青岛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的采购任务量为个,上不封顶。因国家要求年使用根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参加集采,其它医疗机构自愿参加。预计每年可以节约医疗费用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