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房颤患者易中风且危害严重,专家提醒切勿擅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250211/e9v5qdh.html

四川在线记者石小宏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房颤患者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切记擅自停药。”医院心内科主任陶剑虹教授在房颤日来临之际提醒到,“房颤患者一旦发生中风,危害更加严重,致残率、复发率更高。”

哪些人容易患房颤

“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很容易引发房颤。”陶剑虹强调,“除了以上人群外,只要能引起心脏扩大的疾病,就可能会引发房颤。”此外,房颤的患病纪律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每增加10岁,患房颤的几率就增加一倍,在上80岁的人群中,房颤患病率高达30%。陶剑虹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应做房颤筛查,以便及时干预,避免疾病带来的中风危害;还有一些内分泌类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也有可能是房颤的高危因素之一,“因为有些器官负责保持身体内部内分泌的稳态,一旦这些器官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其他器官功能紊乱。”陶剑虹讲到。

房颤为什么易引发中风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时患者往往会感到心慌、胸闷。那么房颤是如何引发中风呢?由于房颤患者心跳频率快速且不规则,心脏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致使血液滞留于心房,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脑部,堵住脑血管后,从而导致中风。

“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引起的,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常人有高出5倍。”陶剑虹表述。房颤在中国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房颤发病率为1.4%,全国有多万房颤患者。由房颤导致的中风,往往会引发患者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致残事件,而且其复发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中风

房颤患者应视预防中风为‘头等大事’,积极进行抗凝治疗,抗凝药让血液不易形成血栓,从而减少中风发生。“定时定量、坚持服用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陶剑虹表示。

目前,抗凝药分为传统口服抗凝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两大类,两者都能有效预防中风。传统口服抗凝药上市较早,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但也有诸多局限性,包括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定期调整用药剂量、与某些药物和食物存在相互作用等。而新型口服抗凝药则克服了这些使用不便的缺点,其无患者用药便利性大大提高,从而也达到更安全稳定预防中风的目的。

很多房颤患者在服用抗凝药时都有一个顾虑:凝血功能会被抑制,在需要紧急手术的关键时刻就有很大的危险。因此,是否能够迅速解除药物的抗凝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新型口服抗凝药中,达比加群拥有其特异性逆转剂,该逆转剂能在数分钟内解除抗凝药物的药效,如果在生活中发生骨折、外伤或者其他意外需要紧急手术时,可避免手术过程中出血不止的危险。

陶剑虹提醒:“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的不同来决定患者选用哪些药物,房颤患者在日常用药时,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切记不可随意停药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