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近百年历史医院(下称“惠州三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医院,设本部和东院区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达10.9万平方米,现有56个专业学科学组、13个医技科室、7个医疗辅助科室和22个行政科室,实际开放床位近张,拥有员工多人。年门诊量万人次,年住院6万余人次。
医院党委下设26个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名,占医院职工总数的25%。在党委的领导下,惠州三院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如今,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惠州三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惠心仁术,济民安康”的宗旨,落实“质量、安全、管理、服务、绩效”十字方针,通过改革创新管理,正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担当使命
党员冲锋在前筑牢疫情防线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紧张。作医院之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是惠州三院的重中之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惠州三院党委按照中央、省、市、区统一部署,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根据“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让医务人员和床位等患者,不让患者等床位和医务人员”的总体原则,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党建引领构筑了“院内防控救治、驰援武汉荆州、网上问诊咨询、正常诊疗、核酸采样检测”五条战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时间倒回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发生时。为了保障患者收治需要,惠州三院迅速腾出3个隔离病区,并在全院范围内抽调余名医护人员进驻病区,确保疑似病例排查和住院治疗需要。
疫情突如其来,对核酸检测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惠州三院仅用了短短一周,就建成了急诊实验室并投入使用。这一举措,使得疑似病例样本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检测。如今,该院每天最大检测能力可以达到多份,为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疫情防控要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设施支撑。
年2月,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紧张,惠州决定派出援鄂医疗队。惠州三院全体医护闻令而动,迅速积极报名,组建起该院的党员突击队和后备志愿服务队,并先后派出13名医护骨干驰援湖北荆州和武汉,派出14名医护骨干支援惠医院,派出3名医技医院及香港核酸检测工作。
“首批去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从接到通知到出发只有短短十几个小时,他们迅速完成了报名和一切准备工作,这就是白甲逆行。”回想起医疗队员出征湖北前夕,惠州三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豪依然感慨万分,“在生死难测的情况下,党员在医疗队组建时主动请缨,起到了带头作用。在先锋模范思想的引领下,在疫情的前线有40多名干部提交了疫情第一线的入党申请书,这是向党组织靠拢的真实写照。”
时间来到今年。6月9日,惠城区宣布对全区交通运输、快递、外卖等重点行业及人员进行分批、分点核酸检测。惠州三院闻令而动,迅速行动,立即成立了核酸采集工作专班,紧急部署核酸采样工作,并向全院发出了志愿者招募令。
党旗所指,就是冲锋所向!招募令发出后,惠州三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各支部党员也纷纷亮出身份,请求上阵。在党员干部的表率下,该院迅速完成了人力调配、物资准备、采样流程优化、人员培训等工作,快速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核酸采样队伍,用两天时间圆满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受到了惠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事实上,不论是在外地还是惠州本地,不论是形势最紧张时抑或是常态化防控阶段,惠州三院始终坚持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工作。看似平静有序的日常诊疗场景背后,是惠州三院医护人员数不清多少个日夜的坚守。
年,惠州三院党委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惠州三院被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惠州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该院参与援鄂的陈维生、徐永辉两位医生被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惠州三院负责人、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兼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李雪松提出的《关于尽快化解疑似病例救治难题的建议》,被农工党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同时采用。
今年,为大力弘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充分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广泛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名同志“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惠州市委决定授予45名同志“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惠州三院李雪松、利旭辉、马玲娣、李颖红4人光荣上榜,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他们,同样代表了惠州三院2多名医务工作者。在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惠州三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发扬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们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为惠州抗疫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益底色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自觉为群众办实事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惠城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州三院党委书记邹忠平开宗明义——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认清三院发展定位,医院的公益性,领会好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医院建设工作中,就是要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提质、增效、扩容出新招,医院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和健康幸福感。
对于惠州三院来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医院的建设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在惠州三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燕媚看来,党史学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如何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做得更有温度?杨燕媚指出,医院的创建,将人文医院干部职工的心中,这就意味着,在工作中始终秉承关爱的精神,面对患者时,要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医院,内心多少有着对疾病的恐惧,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多一点关爱,就能多一点缓解他们的恐惧情绪,提升患者的服务体验。”杨燕媚说。
医院,不仅意味着要关爱患者,医院的全体干部职工。近年来,惠州三院党委多措并举推动职工待遇水平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必要时合力解决困难员工的难题。通过一系列举措,职工的归属感更强了,主人翁精神也更充沛了。
该院党委办主任叶立新介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惠州三院以上率下、迅速行动,号召各支部、医院日常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走深走实、开花结果,先后涌现出替肾病患者搭建手工作品售卖平台、为脑外科患者爱心募捐等感人事迹。
值得一提的是,为缓解群众取药难的问题,该院购置了价值多万元的智慧药房设备,实现了群众在交费后只需等待叫号,无需排队,保持社交距离,平均为群众节约了23分钟的取药时间。同时,设立药学门诊,专门就用药方式、用药时间等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解决群众看病时的停车难问题,医院全体职工发出了“让出车位给群众”的号召,并且引进智慧停
车系统,让群众停车与找车都省心。
公益,是惠州三院的底色。该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院公益性,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这些年来,惠州三院医务人员积极参加援非、援疆、援藏以及援川等医疗援助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扶弱助残和公益慈善活动,先后与社会各界爱心组织联合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医疗救助、“关爱女性幸福惠州”乳腺疾病免费普查、“慈爱救心”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惠州市耳聪工程”贫困听障儿童等耳疾患者医疗救助、“足脊健·少年强”惠州市青少年足脊健康筛查、“笑脸重现”贫困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医疗救助等公益慈善项目,筹募救助善款超过万元,惠及患者超过26万人,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来自上级部门的肯定——年,惠州市耳聪工程评为“年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年,惠州三院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七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不仅如此,惠州三院党委也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健康帮扶纾解民困。在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10户贫困家庭精准扶贫任务外,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按照惠城区卫健局统一部署,医院党委深入开展“健康帮扶党员责任岗”活动,组织名党员与山区个困难户“一对一”进行健康扶贫。为这些家庭建立《就医服务卡》,每月定期联系,提供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出入院协助等服务。对来院就诊住院的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免费提供住院用餐,对其医疗费自费部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全部减免,让困难户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同时,发动党员捐款捐物献爱心。近年来,该院先后为73名困难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帮他们切实解决了后顾之忧。
今年,惠州三院党委率先在惠州开展“百名党员下基层”健康帮扶党员责任岗活动,进一步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凝心聚力
党建与业务融合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惠州市委、惠城区直工委和区卫健局先后印发“两优一先”表彰决定,惠州三院21名党员和3个党支部榜上有名,分别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其中,杨燕媚被中共惠州市委授予“惠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王豪被惠城区直工委授予“惠城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叶立新被惠城区直工委授予“惠城区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此外,该院陈钊成等15名医护人员被惠城区卫健局授予“惠城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马玲娣、黄海忠、李绪娴3名医护人员被惠城区卫健局授予“惠城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医院门诊党支部、内科二党支部、妇儿党支部被惠城区卫健局授予“惠城区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这些荣誉,正是惠州三院党建引领凝聚基层党组织力量,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的生动写照。
当前,惠州三院党委医院党的建设,积极推进党建与医疗业务相融合,坚持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医院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王豪介绍,在医院党委的有力领导下,惠州三院全体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和开拓创新,医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年,医院与惠州三院实现资源整合,原四院正式改为惠州三院东院区,并于年1月正式开诊;
年,惠州三院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填补了惠州市医疗卫生系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上的空白;作为惠州市重要民生工程项目之一的“惠州三院综合大楼”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为满足辖区和周边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年,获评惠州乃至粤东首个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医院;
年,惠州三院成为全省第三家“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同年,该院牵头组建了“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建立了科学的区域急性胸痛协同救治体系,进一步提高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使全市急性胸痛患者得到更加及时的救治。
也是这一年,惠州三院建成了“惠州市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免费向惠州市民开放,这是国内首家以“生命、健康、安全”为主题的互动体验馆,开展健康宣教,成为健康惠州建设新亮点。
年,惠州三院被确定为“医院医院”,获评惠州唯一的“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以及惠州首家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
年,惠州三院获评“年广东省改善医疗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单位”、惠州首个中国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级标准版房颤中心。
累累硕果,彰显着医院工作全面领导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强大推动力。这些年来,惠州三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口碑不断提升,更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优质易得的医疗服务。
撰文:廖钰娴陈文涛欧永杰汤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