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时不幸去世,官方宣布为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称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其中,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胸痛是心梗的典型症状,心梗病人的抢救需要争分夺秒。为了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通过快速而准确的早期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降低急性心梗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少地区都设有胸痛中心。
长兴县胸痛中心(设在浙医二院长兴院区)于年3月启动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规范运作和持续改进,做到了“急性心梗病人不出长兴,即可得到快速、精准、有效的救治”。今天,迎来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创建现场评审认证。由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四位教授级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通过核查数据、现场考核、观摩演练等环节,对胸痛中心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打分,最终将由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执行委员会成员投票表决是否通过。
分秒必争,只为抢得生机
心梗发生时,有效急救时间为分钟,恢复血供,时间越短,效果越好,预后越佳。总而言之,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11月6日,一位91岁高龄患者在外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验血检查心肌酶谱明显升高,信息传至长兴县胸痛中心,医护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启动导管室,医院后,绕行急诊直达介入中心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toB(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开通血管)仅用时20分钟,植入支架后,患者转危为安。
DtoB时间,是衡量急性心梗救治能力的重要指标。年3-10月份,长兴胸痛中心救治心梗病人的DtoB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62.67分钟,远低于90分钟的行业标准。
于患者而言,DtoB时间每缩短一分钟就为生命多争取一份希望;于医院而言,DtoB时间每缩短一分钟就需要全流程的优化改进。
细心的人会发现,长兴院区每个入口均竖立着红色的“胸痛中心”醒目标识,一路指引胸痛患者直接到急诊区域的胸痛中心就诊,实行免挂号、优先看,一路绿灯。
为了保证来院胸痛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时救治,长兴院区还全院全员进行了胸痛急救流程、应知应会的无死角轮训,连保安、保洁工人都纳入其中。
再向前延伸,争取FMC-to-B(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缩短,则需要整个县域的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的共同参与。
长兴县胸痛中心将救治战场进一步前移,与12医院签约组建胸痛救治网络。医院均配备心电图机、心梗一包药,遇到胸痛患者,首查心电图,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传胸痛中心救治官方群,专家鉴别诊断后给出建议。如需急诊PCI,立即予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并进行术前预谈话,来院后绕行急诊直接进入导管室手术。
同时,救护车随车医生经过集中培训、模拟演练,都具备了筛查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能力。
自今年3月创建中国胸痛中心以来,长兴胸痛中心共接诊胸痛病例例,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月平均时间从12.1分缩短至3.7分钟;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的月平均时间从3.4分缩短至2分钟;检测肌钙蛋白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月平均时间从18.5分缩短至13.14分钟;导管室激活时间从21.2分钟缩短至14.67分钟。
每分每秒的进步,都是与生命赛跑。
精于术业,给足患者信心
如果说流程改进,为胸痛患者救治争取了时间;那么,救治水平的提升,则给患者和家属增添了信心。
长兴县胸痛中心现有医师13名(博士1人,硕士4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管护师8人、护师7人;技师1人。
来医院的李世强博士,自年加盟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后,成为长兴县胸痛中心救治团队中的领头羊。他从事复杂重症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是全国心脏介入手术一线中青年专家组建的“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
李世强的介入技术毋庸置疑,让人可喜的是,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的冠脉介入手术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
11月15日,一名胸痛患者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启动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家属谈话、激活导管室、开通绿色通道,心内科副主任王启平和李勇手术组上台手术。
手术选择李世强年率先在国内提出的“优化后适应术式”(一种先进的心肌保护理念和规范操作方法),采用比伐卢定抗凝+个体化ACT(凝血指标)管理,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心肌保护,全程IVUS(血管内超声)指导,切割球囊预处理等技术策略,最后成功植入支架,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这一长串技术的熟练应用,是李世强一次次示范指导、一次次手术复盘换来的结果,更是整个团队一年天每天24小时坚守付出得来的收获。
目前,长兴院区有四个手术组可以独立完成急诊PCI手术。李世强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冠脉介入团队的水平,医院相比也毫不逊色。”
持续改进,我们一直在路上
胸痛中心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改进一直在路上。
医院、社区服务站对高危患者的筛查力度有待提高,和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还需努力,科普宣教尚未覆盖全社区和农村,公众对胸痛认知意识尚不足,患者随访体系尚不完善……长兴县胸痛中心上下清醒认识到自身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专家团的评审反馈,为后期改进进一步指明方向。接下去,医院将充分利用5G信息化体系开展区域协同工作,进一步缩短DtoB及FMC-to-B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协同开展高危患者筛查,医院做好高危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规范转诊;医院创建基层版胸痛中心,建立更趋完善的胸痛急救网络;在浙医二院的技术指导下,自强内功,加强学科建设,持续质量改进,提升区域辐射力,造福更多的胸痛患者。
-TheEnd-编辑:加菲监制: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