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唇炎 http://www.lojkk.com/wadwh/9759.html刚刚发生的事情很快遗忘了,说话重复,性格改变,出门迷路找不到家等,这种情况不要忽视,很有可能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症状,早期识别、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昨天上午,医院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联合呼吸科的博士专家团队开展了一场义诊活动。
↓↓↓
△义诊活动现场视频
01
嗓子痛眼睛糊,记忆还减退了
65岁的孙大妈一大早就坐车赶到了医院,直奔义诊摊位。
“医生,我这段时间一直感觉嗓子不舒服,总是痛,好像有啥东西卡在那里一样,眼睛看东西也是糊糊的,做起事来总是忘东忘西。”
在“认知功能筛查”处,孙大妈向医生咨询,“你看我是不是有老年痴呆啊?”孙大妈说,从去年开始,她就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以前,明明手里拿着东西,却还在东找西找。
前几天,孙大妈听说医院有义诊,其中有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筛查,就赶了过来。
医生详细登记了相关信息后,拿出一张纸给大妈进行现场筛查。
“你在这张图里找一下规律”“画个图,在纸上画个钟”“这些动物你认识吗”……孙大妈按要求一一做完题目。经过筛查,孙大妈有阿尔茨海默病初期的症状。
△患者正在进行筛查
与孙大妈一样赶来做筛查的还有54岁的童大妈,她也感觉记忆力不如从前了,平常经常丢三落四,现在年纪大了,好像还有加重的趋势。所幸,经过筛查,童大妈没有出现异常。
02
81岁老父亲出现中期阿尔茨海默症
在义诊现场,除了患者自己赶来筛查的,也有不少子女来为家中的老爸老妈咨询。
山东的方先生(化名)有个81岁的老父亲,几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当时症状还算轻,就吃吃药,医院住院治疗过,想延缓一下病情。”方先生说,一开始老父亲的病情有所控制,一些人和事都还记得。
因为疫情的影响,去年老父亲的药停了,没想到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一下子加重了,还出现了幻觉、精神分裂的情况。医生建医院住院治疗。
医院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主任刘芳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龄痴呆病的人数会激增,但这些患者的治疗率只有10%左右。
这和市民对疾病不了解有很大关系。其实,6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达4.8%以上;80岁以上的老人,患重度痴呆症高达20%,不少是在老人家认不得回家的路走失后,亲朋才意识到老人患上此病,但为时已晚。
“一般发生走失后,大多已到疾病晚期;有一类病人喜欢整天往家里拣东西、往床底塞废品、怀疑老伴不忠、吵着要换保姆,家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她提醒市民,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症状表现多样,不容易发现,需要市民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预防,刘芳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其次,坚持“管住嘴,迈开腿”,即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杂粮、粗粮,保证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质的补充,同时遵循科学的方法加强锻炼;
再次,合理用脑,读书看报听新闻,提高自身的认知储备;最后,避免熬夜,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保持愉悦心情和乐观心态等。
03
义诊现场,老爸老妈们需求良多
左右滑动获取更多
△前来义诊的老爸老妈们
在义诊现场,还有不少老爸老妈来咨询自己的身体情况。
64岁的王大妈已经失眠好几年,每晚想成功入睡成了她的一个心魔。听说中西医结合可以治疗睡眠障碍,她就赶了过来。
接诊的刘芳仔细询问她的情况后,开出了一个穴位按摩法,“百合、四神聪、太阳、神庭、神门、本神、内关,你每天临睡前按摩一下,以便促进睡眠。”
76岁的*大爷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最让他难受的是每天晚上不停地咳嗽。“天热的时候好一点,天冷的时候就咳个不停。”
接待他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海峰详细了解他的病史后,建议其或住院治疗,或做CT检查肺部、肺功能检测。
延伸阅读
画个钟来测一测
自己有没有阿尔茨海默症
“画钟表就是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刘芳介绍了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在纸上画一个钟,标出12个数字,并且指向2点45分,这一方法可检测老人的视觉记忆图形的重建能力、动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功能、抗干扰能力等。
资料显示,画钟测试老年痴呆的准确率达80%~90%,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筛查。“如果不能准确画出钟表,请一定要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
画钟实验四步法:
画出闭锁的圆(表盘),1分。
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所有数字都在圆内),1分。
初步评估:
3~4分为正常,0~2分表明痴呆可能,医院确诊。
记者
岑瑜
编辑
曦曦
舟报集团新媒体
精准传播?专业表达?有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