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都会头疼一件事,如何开头?好故事一定要有坚实的世界观,哪怕是编的。无论哪个国家,城市化饱和都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仅用了不到10年就让房地产业彻底离开了经济主导地位。
年的冬天,潮阳区连续刮了一周大风,温度骤降到2℃。
冬风桥的红绿灯一直在红色状态闪烁。
一个胖胖的*衣服外卖员不停吸着鼻涕,和马路对面的蓝衣服打招呼:
“送哪儿啊?”
“!”
“咋不走上边?”
“上边也堵啊!还都他妈是好车,刮了咋赔!”蓝衣服说着指了指头顶上的高架桥。
那座高架桥是前几年国家的重点建设,从西向东延伸,连通首都核心区与一些高档住宅区。
高架桥上车流中,有辆卡宴的后车窗缓缓打开,一个小姑娘把上半身探出车窗,用手表拍着桥下的一大片苏式楼。
“未来,别把头探出去!”开车的女人,通过后视镜吼着女儿的名字。
小姑娘坐回到座位,划拉着手表,伸出手给妈妈看刚拍的照片。女人扫了一眼,随手锁死了车窗。
“未来,你今天上奥数班怎么样啊?”
“老师长得特好看,老师的声音很好听,老师说数学是最神奇的科学,老师还说掌握数学可以计算一切,无所不能!...”未来兴奋的讲个不停。
车慢慢驶入了小区。停好车后,母女俩手拉手步行回家。医院时听到了两个中年男人在交谈。
“操,这也没比外面药店便...便...便宜多少啊!”说话的是个地中海,手拿帽子看着小票。
“可不么,也他妈不能走医保卡!”另一个龅牙说着还吐了痰在地上。
俩个中年男人呢喃着,越走越远。
未来边走边回头看他们,慢慢皱起了眉头:
“妈妈,那两个叔叔不像咱们小区的?”
“他们啊,医院开药的!”
“那他们为什医院开药呢?”
“他们住的地方没有啊!医院得俩小时呢!他们可能就住在你刚刚拍照的地方,叫旧仙桥。”
一进屋,母女俩脱掉外衣,未来跑进父亲的书房搬出一架高倍望远镜,母亲则系上围裙准备晚餐。
屋里响起了古典音乐,未来陆续把望远镜摆在每个窗子前测试,似乎在找什么。
一番折腾后,未来开始用小肉手旋动望远镜对焦。
望远镜中的画面变得愈发清楚,医院的地方--旧仙桥。
“妈妈,妈妈,那有个老爷爷摔倒啦!!!”
望远镜的对面,一个戴墨镜的老人趴在距离楼道口7—8步的地面上。
30分钟后,一辆急救车从远处驶来,医护人员把老人翻过来放到担架上,老人穿着件破旧的棉服,带着能露出手指的手套,紧紧攥着手机。
急救车内,医护人员为老人做了各项检查,最后将纯氧插进老人的鼻子。
“还是把他那墨镜给他带上吧...”
看到这里,想必你们也明白了,之前那些铺垫为的是让主角登场!主角就是这位老人,我们就叫他墨镜!
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全世界重新认识了北京,北京也迎来了房价的疯涨,房地产和拆迁的造富神话接踵而来。
年的秋天,墨镜坐在一间驴火店里,披着西服,叼着烟,低头在餐巾纸上写下一串又一串公式。
墨镜一直认为心算是上天给于自己的馈赠,而计算器绝不算是有实用价值的发明。
他猛吸了一口烟,坐直身体拿起纸巾上下检查公式,目光游走到最后一串数字时,他闭上眼睛,眼球在眼皮下飞转。
十几秒后,他忽然睁开眼睛,鼻孔喷出两流长烟,起身走出了驴火店。
伙计收桌时,低头看着餐巾纸上一串数字:54.。
隔天,墨镜去到单位要求买断工龄。领导尝试询问原因并挽留,见墨镜态度坚决,只得签字放行。
同事们很好奇的围着问墨镜为什么要买断工龄。他没多做解释,临走前把烟和茶叶分给了大家。
墨镜深知并不是谁都能看懂这个时代,时不我待,多说无益。
一周后,钱到账了,54万。墨镜购置了一件足以改变他命运的物品: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
凭借科技的赋能,墨镜昼夜在互联网检索着各种信息。
随后,他带着一个黑皮本子每天往返于天通苑,立水桥,北苑,回龙观,燕郊的楼盘...
人类无法阻挡科技的进步,反之亦然。
年,旧仙桥迎来了一次棚改拆迁。
墨镜学会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