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准确把握ldquo十四五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孟立联(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健康中国50人论坛成员)

01

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新要求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了美元,突破了1万美元的大关。同时,消费引领+供给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接近六成(57.8%)。

规律显示,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健康消费作为小康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释放。在年全国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速最高。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元,同比增长16.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5%。得益于国家各项利好措施与*策的出台,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规模上呈快速增长、质量上呈明显提升的态势。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正处于医疗健康消费迅速释放的新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估计,年大健康产业的增加值17.4万亿,占GDP的11.1%;年将达到29.1万亿元,占GDP的13.1%。[1]民生银行研究院预计,到年,我国医疗卫生市场需求将达到15万亿,年29万亿,年37万亿。[2]全国老龄办预测,-年,我国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料等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从7.33%升至26.24%。[3]

卫生健康消费的迅速释放并形成规模,是医疗健康产业得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条件。《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年健康服务业规模超过8万亿,年健康服务业规模达到16万亿。新冠疫情后,健康消费加速释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建立内需主导、内外需相互促进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卫生健康服务消费的分化也将成为常态。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卫生健康新消费将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健康涵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健身产品等,医疗卫生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行业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体检、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也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新动能。

02

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新要求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必然要求全民健康,必然要求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民健康,也必然是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实现了全民健康的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从年中国人民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富起来,再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的强起来,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人类历史壮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含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医药复兴是应有之意。习近平总书记年12月22日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5]年10月,习近平对全国中医药大会做出的批示认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皇帝内经》到典籍巅峰《本草纲目》,中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临床实践。中药材从《*帝内经》记载的味发展至今,已达到种,中成药方达余种。同时,历史传统积累了大批中医的忠实使用者,随着人类崇尚自然疗法的心态日益增强和人们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药将显示出强大的传统优势。在疗效方面,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方面优势突出,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药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据统计,40岁以上者,年龄每增大10岁,对中药的认可度就提高8%;近十年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较快,目前慢性疾病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已达60%以上。面对新冠肺炎几乎是无药可治的局面,中医运用整体性、调和性思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表明,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健康中国”不应是一个医疗的中国,医院越盖越多的中国,也不是病人越来越多的中国,更不是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的中国。[6]中医药是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支撑。中医是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疾病变化转归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哲学的医学思想、人体正常生命现象、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病防病及养生的原则等内容。形成了以疾病治疗学、预防保健学、功能运动学、膳食调理学以及养生护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体系,尤其在以针灸推拿学、药膳学、康复养生学等为代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学方面具有先进的理论体系。相对于西医重视“病”本身以及主要目标就是解决“病”,中医更重视“人”,主张通过解决本源问题改善人体功能,从而实现“病”的解决。中医还注重“治未病”,以及整体调节作用,在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方面,有其独到方法。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就应该发掘中医药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拥有最古老的持续医学观察记录,是有待现代医学深入发掘的‘最大宝库’”[7]在青蒿素中发现了抗疟疾物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了年诺贝尔奖。北京大学谢正伟副研究员开发的人工智能药效预测平台筛选出抗SARS-CoV-2候选药物甘草苷,其体外抗病*实验表明甘草苷可明显抑制SARS-CoV-2在Vero细胞中的复制,其体外抗病*效果与氯喹相近。[8]甘草苷是甘草中主要的*酮类化合物之一,也是复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抑郁、保护神经、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甘草苷具有抗病*和抗炎多种活性,在治疗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具有多重优势,有望开发成为抗SARS-CoV-2的新药,这也为将来冠状病*的感染性疾病防控战做好了候选药物的储备。不仅如此,中医药的经济性为卫生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介绍,救治一个新冠重症患者,平均费用大概在15万左右。使用清肺排*汤这个方子,一个疗程也就是块钱左右,两个疗程也就是块钱。对例疑似患者进行对比,使用清肺排*汤例,其中仅有10例转为确诊病例、占5.35%,没有使用清肺排*汤疑似患者是例转为确诊病例、占34.17%。10省市、66个定点单位使用清肺排*汤,截至4月12日零时,收治的病人有例,已有例治愈出院,占99.28%。其中有57例是重型患者,治疗效果也不错。[9]中医药并重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如果依旧实行现有的管理体制,中医药与“西”医两张皮的矛盾不会得到改变,中西医结合可能仅仅停留在“西医”对中药、中医对“西药”的使用。实现中西医并重需要体制更新、机制再造。

03

人口老龄化发展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新要求

中国是一个正在老化的国家。预计到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年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年将有4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到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是人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是器官逐步退化、功能逐步衰减的阶段,各种疾病相继袭来,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疾病谱的改变,使医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