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夏节气中医究竟如何养心心脏病人必须知道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今日立夏,一年之中最充满活力的季节已然在立夏的带领下来临,对中国人来说,立夏是三阳开泰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转折日,万物从此走向通泰繁茂,是大吉之象,在健康方面,中医认为“心主夏”,属火,主血脉,藏神。很多人容易出现头痛、失眠、烦躁、精神萎靡等心神不宁症状,故立夏中医之道应当极其专“心”,尤其是心肺功能比较弱的心脏病、肺心病等患者要特别注意身体,每年夏天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那如何养心调心、健康一整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心脏病人为什么要重视“立夏养心”?

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为什么到了立夏节气要强调“养心”呢?尤其心脏病人一定要重视“立夏养心”,因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移灵不昧是也。”当夏日气温升高后,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极易烦躁不安,心火过旺,好发脾气。故立夏之时,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

因此,我们要适应节气的这种变化,保养心脏,心脏病人要注意气血淤积,不仅要预防心脏病发作,还要调养心脏,中医古方养心调心,巧治心脏病,健康一整夏,无病一身轻。

二、立夏节气,如何养心?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来医。浇花要浇根,养生要养心,养生不养心,等于白费神。养心首先是修德,也叫修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保持娴静、淡泊、愉悦的心态,不追求身外的钱财名利、声色犬马,人体的真气就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形体就不会疲惫,精神就不会散乱,疾病就不会产生。立夏养心,更重要的是顺其生长,要情志调达,合理作息,迟睡早起,不要过喜过悲的情绪影响心脏的健康。

其次要学习一些心理平衡的调节方法或者释放压力的方法。

一是宣泄法:喊山、唱歌、倾诉、大哭一场,都属于宣泄法。有的大学专门设置了宣泄室,在宣泄室里,同学或者可以棒打假人,或者可以猛揍拳击袋,以达到宣泄压力的目的。

二是转移法:在某一方面遇到挫折,不要把自己陷在这个坑里爬不起来。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方面,就可能得到解脱。

三是心理疏导法,也就是心理咨询法。当你的思维陷入困境,不能自拔的时候,可以找一个你信赖的师长或者心理师,请他们解说引导,或许就可能脱离困境,摆脱心理的困惑和纠结。

四是以情胜情法:《*帝内经》说,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这是根据五行、五脏、五志相关,以及五行相克理论来推理的。

五是改变观念法,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可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六是日常生活工作状态,要有四个状态:专注的状态、愉悦的状态、放松的状态、理智的状态,用智慧去工作,而不是用情绪去工作。

七是经常做到四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

当然,除了这些,历代的养生家,都有专门的养生养心技术,如儒家的坐忘、道家的炼丹、佛家的参禅、武术家的练气等等,不过无一不是从养心调心入手,但是做到这些,我们的自调机能就得到了解放。我们的健康就高枕无忧了吗?其实不然,我们人体也有压力大的时候,或中老年的时候,自我调节机能疲劳了,调节能力下降了,于是健康状态以及各种慢性疾病、心脏病就多起来了,这个时候就要采取治疗了,通过改善肌肤血液循环和促进经络经气的运行、扶正祛邪、调阴阳,达到激发、促进、推动人体自动调节机能,激活心脏自愈力、增强心肌自愈力战胜心脏病的效果,进而起到养心调心,恢复健康保护健康的作用。

养心有道,广慈中医古方巧治心脏病,激活扶助人体的自愈力量,病邪退了,阳气自然会重新控制机体,恢复机体的活力,从而解决心脏疾病,激活、扶助我们心脏的天然自愈能力,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三、立夏尝鲜,尝的什么鲜?

立夏尝新、尝鲜也是民间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品尝三类时令鲜食,蚕豆、苋菜、*瓜为“地三鲜”;樱桃、枇杷、杏子为“树三鲜”;海蛳、河豚、*鱼为“水三鲜”。还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立夏吃桑葚、樱桃等食俗。夏天是我们肠胃最薄弱的时节,特别是心脏病人,当然要尝鲜吃点有益健康的时令菜,来养胃养心。

《*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之气采备食物,这样的食物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如果不是应季食物,就没有季节特性,健康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故而,立夏尝三鲜。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时不食”乃精髓所在,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身心平衡的养生之道,《素问?脏气法时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所以,这个时节可以多吃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

四、心情舒畅的“立夏粥”

古今人们都视“粥”为养生佳品,古时曾有“家贫食粥,荒年账饥食粥,养生食粥”之说,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心情舒畅的“立夏粥”,旧时有打油诗曰:“一碗立夏粥,终身不发愁;入肚安五脏,百年病全丢。”这种喝粥的习俗确是一种安五脏、应时宜人、有利健康的好习俗,在人们春耕农作劳累后,喝上一碗“立夏粥”让人们心情舒畅,不仅饮食清淡,还重养心阳,使身体各脏腑功能逐渐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这是对人体最佳的滋补营养品,更是心脏病人养生养心调心的极佳之选,已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养心目的。

广慈中医提醒:夏季,心脏病高发期,一定要做好养心工作

去春迎夏,养心为本,情志调达,合理作息,尝鲜养胃,身心平衡,喝立夏粥,重养心阳,滋补营养,心情舒畅,广慈中医系列古方,养心“法宝”,巧治心脏病,帮助更多的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最后广慈中医门诊温馨提醒:夏季,心脏病高发期,很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原有的心脏病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脏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特别需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尤其是被心脏病困扰的人群,更是不得不防,不能拖到症状严重的时候再养,提早提防治疗,做好养心调心才最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