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房子
那么主动脉瓣就是帮助心脏
将血泵入全身各系统的一扇“阀门”
这扇门一旦罢工
将危及生命
近日,广州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成功为患有主动脉瓣狭窄的原伯实施了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突破了传统外科开胸手术的方式,通过小小的针孔便将人工瓣膜置入心脏,让原伯即将罢工的心脏“阀门”重新运转。
七旬老伯“心门”故障,面临猝死风险
72岁的香港人原伯(化名)因为胸闷、胸痛7医院就诊,心电图示ST-T改变,肌钙蛋白升高,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机梗死,经治疗并未好转,于是辗转来到广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经区文超教授、徐如芹博士仔细甄别检查报告,发现困扰他的“罪魁祸首”是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重度关闭不全。
(原伯术前心脏彩超报告)
据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区文超教授介绍,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房子,那么主动脉瓣就是帮助心脏将血泵入全身各系统的一扇“阀门”,而患有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重度关闭不全的原伯,此时心脏的“大门”相当于已经严重变形狭窄,无法正常打开和关上,只留下一条缝,导致心脏增大;血液被狭窄的“心门”阻隔,心室的血出不去,外周的器官供血又严重不足,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大大增加。
微创置入人工瓣膜,心脏“阀门”重开
要让原伯的“心门”重新运转,需要为他的心脏换一扇“门”(心脏瓣膜),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置换瓣膜,需要将患者的胸骨正中劈开,同时需要体外循环的辅助,手术创伤大、出血多、风险高。
考虑到原伯年龄较大,合并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心脏增大,区文超教授组织专家会诊讨论并充分知情患者及其家属后,决定采用当前领先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是一种无需开胸的新型微创介入术,通过股动脉等外周血管入路,用人工瓣膜替换病损瓣膜,从而恢复患者心脏瓣膜的正常启闭功能。
(为原伯置入的人工瓣膜)
虽然TAVR手术创伤小,患者受益大,但这项技术操作复杂,难度高,还需要多学科保障团队的强大支撑,当医院为数并不多。为使患者能够得到迅速救治,充分发挥广医二院多学科合作优势,在放射科、麻醉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全力配合下,区文超教授带领TAVR团队高效完成了术前各项准备,为原伯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TAVR手术过程)
原伯的术前CT评估提示type1型二叶瓣,横位心,主动脉瓣瓣环较大,瓣环直径31.3mm,升主动脉增宽,手术难度大大增加。广医二院医护团队迎难而上,竭尽全力为患者健康护航。手术由区文超教授、莫沛主治医师主刀,介入团队全程密切高效配合,从股动脉进行穿刺,通过导丝指引,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将人工瓣膜成功跨瓣并精准定位下成功释放,置入的人工瓣膜“阀门”功能迅速发挥作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TAVR手术团队)
术后,患者压差从53mmHg下降到3mmHg,压差和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相关,它的显著下降提示手术成功,而舒张压从44mmHg升高到大于68mmHg,说明手术当即解决了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问题。患者收缩压从mmHg升高到mmHg,提示解除了“心门”梗阻后,患者心脏功能正在恢复。术后经食道心脏超声提示植入主动脉瓣功能良好,微量瓣周漏。这一切的指征都提示原伯的心脏“阀门”终于重新运转了!术后第二天原伯便可恢复正常活动和进食,而身上仅留下了针眼大小的术口。
(原伯和心内科医护团队)
TAVR突破传统开胸术,小针孔“心”奇迹
据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莫沛主治医师介绍,老年性主动脉瓣疾病较为常见,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占3%,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约占5%。患者出现症状后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2~3年,猝死风险很高。而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预期寿命的延长,主要依赖于主动脉瓣狭窄的解除。过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置换瓣膜,需要将患者的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50%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没有选择手术,一是因为部分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并不适合进行常规开胸手术,二是因手术创伤大等情况,患者顾虑较多,从而放弃手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应用为主动脉瓣膜病患者带来更多救治希望。TAVR手术无需开胸,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经导管送入人工瓣膜支架,取代病变的瓣膜功能,使患者瓣膜狭窄解除,从而恢复心脏“主动脉瓣”的“阀门”功能,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可控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常规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膜病患者。
TAVR被称为瓣膜病治疗的革命性技术,是目前心脏介入技术的制高点。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广州医院真正进入心脏瓣膜置换的微创新时代,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让更多主动脉瓣膜病患者重获“心”生。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如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医院就诊,采取合适治疗方式,避免突发心源性猝死。
专家简介
区文超
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分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冠心病特别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在心血管危重症的诊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多年来,坚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直接开通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治疗,成功救治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开展血管内超声及冠脉内旋磨技术等多项新技术,致力不断提高冠脉介入治疗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下午
来源
心血管内科
编辑|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