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融类论文解析长寿时代 [复制链接]

1#

以下内容来自于本人看过的几篇论文,本人邯郸学步、拾人牙慧试图把他们拼凑在一起。

世界老龄人口占比不断增加的趋势日益明显,学界普遍认为其速度加快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但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负面关系,经济学家将其归因于相关国家的科技发展及对老龄化的适应速度较快(AcemogluandRestrepo,)。一些学者聚焦于寿命实质增长所带来的生活与就业的改变,提出了“长寿时代”(theAgeofLongevity)的概念(LyndaGrattonetal.,)。

TheAgeofLongevity不仅仅停留在死亡率、出生率下降这两个导致“老龄化”的因素上,而是增加了对寿命增长和人口结构变迁长期趋势的预测,把“长寿时代”所指的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形态界定得更清晰。

1、数据表明,世界正在快速地变老。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显示,年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6岁,比年提升8.4岁,预计年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77.1岁。

联合国数据还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几乎都在经历生育率的下降,总和生育率已从年的3.2降至年的2.5,到年将可能降至2.2的水平。预计到年后全球出生人口数量将开始逐年下降。

全球人口规模可能在年前后到达顶峰并开始回落,也有一部分人口学家认为年就有可能迎来人口拐点(DarrellBrickeretal.,)。

预计到21世纪中叶日本人口将减少到1亿左右,21世纪末将进一步缩水至万人。

2、中国年的人口预期寿命为76.3岁,在个国家中排名68位,有学者认为若按此趋势保持下去,年中国的排名将会上升至39位,人口预期寿命达到81.9岁(Foremanetal.,)。

据联合国预计,到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就将上升到14%,到年预计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老人。

3、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1)中国人口基数大、生育率下降快,导致老龄人口增长进程愈发加速

2)国家医疗保障体制、福利保障体系难以匹配将要到来的社会人口年龄结构

3)人口预期寿命快速增长,但人均收入及储蓄均不及同时期发达国家,难以支撑个人退休期间的消费水平,或导致“未富先老”、“又老又穷”的社会现象发生

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而美、日、韩老龄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

4、人类进入18世纪中叶,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期望寿命开始前所未有地增长,长期以来相对恒定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深刻改变。

近代人口学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个主要理论发展阶段:

1)从18世纪末发展至今的马尔萨斯主义理论,

2)20世纪后期兴起的人口衰竭理论,

3)近20年间对“积极老龄化”(ActiveAgeing)的广泛探讨及相关研究。

5、第一类理论:马尔萨斯主义学派

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马尔萨斯在其人口理论中阐述了农业社会中资源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后衍生出马尔萨斯学派,强调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著名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认为马尔萨斯式的人口增长及资源利用将导致不可控的衰竭,应引起警惕重视。(DonellaMeadowsetal.,)

该类预测在近年被真实数据证明存在偏误,未充分考虑技术革命带来的资源解放,以及城市化导致的生育意愿降低,过度放大了人口增长的潜在风险。

6、第二类理论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