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权威解读先心病筛查篇 [复制链接]

1#
绝大部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通过产检筛查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就是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医院产科??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安排孕妇做胎儿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一般认为,怀孕22-24周时(高危孕妇检查时间可提前),可做一次系统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超检查,这时胎儿的生长达到一定水平,心脏显示的图像最佳,是做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最佳时期。如果时间过晚,发现问题后进行流产对孕妇身体伤害比较大,孩子骨骼的发育会对心脏显像造成干扰,且在孕晚期,孕妇羊水较少,对检查图像的质量也会有影响[1]。孕期做了胎儿超声检查,生后还需要做先心病筛查吗?答案是很有必要。由于胎儿期特殊的循环决定了有的先心病无法诊断,同时因为不同孕周胎儿血管直径变化较大,产前心超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先心病的检出率只有70%~80%。而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采用“双指标法”,即通过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对出生后6~72小时内新生儿进行先心病筛查。“双指标法”简单易行、无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提高预后[2]。以杭州为例,《杭州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实施工作方案》规定,助产机构医护人员在获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对出生后6—72小时以内的新生儿,原则上在24—48小时采用“双指标法”进行筛查,任一指标阳性则为筛查阳性。助产机构医务人员将每例筛查结果及时录入产时信息系统新生儿疾病筛查模块中保存。助产机构对筛查阳性新生儿,应及时通知监护人并告知1周内转至具备资质的诊断机构进行心超诊断,及时到相应医疗机构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并开展随访管理,必要时可转诊到杭州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指导中心。筛查阳性新生儿由常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落实健康随访管理,进行常规高危儿管理。开展健康干预,督促阳性新生儿早诊断、早干预,协助落实后续治疗方案并做好转诊服务,做好术后患儿和暂无手术指征患儿健康管理[3]。本文内容版权归H立方研究所及作者所有,部分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沟通。欢迎转发收藏,为更多人助益。本文以疾病教育及科普为目的,非医疗行为,相关诊治信息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替代医生面诊。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liuyang

iadvancing.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