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订阅
有患者询问:心跳慢、54次/分钟,正常的不是应该在60~次/分钟嘛,我这到底算不算心脏病?
在医学上,评价心跳快慢的指标叫心率,是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
我们都知道,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跳的范围为60~次/分钟。
但其实,不同人安静时的心率各不一样:
初生儿可达次/分;3岁内的孩子次/分以上;正常成年人60~次/分;长期坚持运动的人群,心率在50~55次/分。
至于长期运动的人静息心率会比普通人慢的原因,可能是运动能让血管更加光滑、肌肉更加有力量、骨骼更加强壮,心脏只需要从容的慢慢的跳动,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遇到心动过缓,要搞清楚这2个问题:成人心率<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比较常见的就是窦性心动过缓)一是:是否有症状?心动过缓常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头晕、乏力、黑曚、眼前发黑、晕厥等供血不足表现,不典型的症状包括眩晕、认知障碍、运动耐量下降、突发呼吸困难和胸痛。二是:是否是生理性的心动过缓?如果是运动爱好者、体力劳动者及睡眠期间出现的心动过缓,需考虑生理因素。很多健康人,平时睡眠休息时,心跳降低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很多运动员或平时喜欢运动的人,休息时心率都低于50,这根本不需要调节,因为这属于正常心率和心律,这些人在夜间睡眠中有时候心率才40次,甚至更低,这是没有危险的。除生理性因素外,心跳过缓也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
(2)其他疾病:如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3)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洋地*类等,均可使控制心跳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如果发现心跳变慢,还是先看看自己的心动过缓是生理性的还是由药物或疾病引起的。
心跳缓慢如何改善?具体改善方法,必须先找到原因,去除病因。尤其是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心跳慢。1、如果是药物引起,处理方法很简单,停药或者减量。2、如果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动过缓,包括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虽因缺血诱发,心动过缓绝大部分是可逆的(7天以内),但也可能随时加重,所以应该积极尽快行临时起搏及血运重建。3、针对心率偏慢,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4、适当轻度运动锻炼,饮食上需要加强,从而使体质得到适当的改善,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生活规律。5、不要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或缺氧的环境中呆的时间较长,要保持空气流畅。6、心跳偏慢严重者有猝死的发生,医院做动态心电图,明确心跳偏慢的原因。如果患者心跳偏慢,同时有晕厥状况的发生,需要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且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下,无需调节,这属于正常。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1.心脏有梗,牙先知,医生揭露:牙齿若出现这一症状,心梗可能已经到访
2.心脏不好,头部会有6个异常表现
3你的心脏会“说话”:心跳超过这个数,可能离心衰、猝死不远了
4.心脏不好,睡觉时有3种表现,若1个没有,恭喜你心脏健康易长寿
5.秋天要如何保护心脏?专家指出做好这几点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