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心肺同源,心肺同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心肺同源,心肺同治”,治疗心脏病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对肺部疾病的治疗。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都来源于肺,如果肺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心脏出现问题。心脏耗氧量约占人体耗氧量的20%,如果肺部出现病变,首先出现缺氧的就是心脏。长期缺氧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引起心脏病的发生。心脏病治疗,一定不要忽视对肺部疾病的治疗,通过改善肺功能,来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必须设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长期、持续、低浓度加温湿化吸氧。一般应每天持续12小时以上,吸氧疗法要普及到家庭,家庭氧疗可使肺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肺心病急性发作多因肺内感染诱发,因此,应严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肺内感染需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诱发心力衰竭。该如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1)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则上选用窄谱抗生素为主,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2)氧疗: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患者尿量增多,水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药,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患者可适当选用中药利尿、强心或采用中西医的血管扩张药。(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中西药物。缓解期采用中西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1)供给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及较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饮食(碳酸饮料除外):例如蛋类、糙米、玉米面、荞麦面、水果和蔬菜等。(2)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油膩食物:平素要吃得清淡,尤其对于肥胖患者,脂肪供给量宜低。吃肉以瘦肉为宜,以达到祛痰湿与适当控制体重的目的。辛辣、煎炸等食物,因容易生痰,导致热助邪胜,邪热郁内而不达,久之可酿成疾热上犯于肺,加重病情。(3)重度肺纤维化患者可予软食或半流食:这样可以减轻呼吸急迫所引起的咀嚼和吞咽困难,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可防止食物反流。(4)多饮水:重度肺纤维化患者因张口呼吸,出汗多、饮食少,常使患者失水,并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增加液体摄入量,对于纠正或防止失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如患者不能饮食时,可用静脉补液,这样有利于稀释痰液、促使黏稠痰液排出。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饮水要适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