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这里是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与趣科普共同打造的健康时间FM
我是亚澜
本期节目我们讲的是老年人跌倒
什么是跌倒
跌倒是指不由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包括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不包括靠在家具、物体或墙壁上。跌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老年人更多见。
对于年轻人来说,跌倒往往不是个事儿,爬起来就好,拍拍灰。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却是与脑卒中、心脏病发作同等级别的大事,常常成为老年人从容光焕发到风浊残年的转折点。
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的老年人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即便是平地的摔倒,也有1/5的可能性给老年人造成骨折或颅脑外伤,甚至当场死亡。而且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跌倒有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据统计,95%的股骨颈骨折是由于跌倒造成的。跌倒带来的损伤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如果老年人还患有慢性病,跌倒也会使原本尚处于控制范围的慢性病恶化。
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有哪些?
1、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能力受损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步态的步高、步长、连续性、直线性、平稳性等特征与老年人跌倒危险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老年人为弥补其活动能力的下降,可能会更加谨慎地缓慢踱步行走,造成步幅变短、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引发跌倒的危险性增加,另外,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变长,平衡能力、协同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2、感觉减退——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以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辩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老年性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甚至耳垢堆积也会影响听力,有听力问题的老年人很难听到有关跌倒危险的警告声音,听到声音后的反应时间延长,也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老年人触觉下降,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退行性减退,导致了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
3、中枢神经系统退变——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性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例如,随年龄增加,踝关节的躯体震动感和踝反射随拇指的位置感觉一起降低而导致平衡能力下降。
4、骨骼肌肉系统结构变化和功能减退,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退化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步态的稳定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5、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小脑疾病、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的病变。
6、心血管疾病——直立性低血压脑梗死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等。
如何预防跌倒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避或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防止跌倒的发生。具体有以下措施:
1、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散步等,其中,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可以将跌倒的机会减少一半。
2、合理用药——请医师检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药物,按医嘱正确用药,不要随意乱用药,更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并且尽可能减少用药的剂量,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注意用药后的反应,用药后动作宜缓慢,以预防跌倒的发生。
3、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长度、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4、熟悉生活环境——道路、厕所、路灯以及紧急时哪里可以获得帮助等
5、衣服要舒适——尽量穿合身、宽松的衣服。鞋子要合适,鞋对于老年人而言在保持躯体的稳定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以及穿着时易于滑倒的鞋。
6、防治骨质疏松——跌倒所致损伤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髋部骨折,尤其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绝经期老年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代替治疗,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的损伤严重程度。
本文引用《老年人健康教育手册》
主编:黎志宏、张孟喜、李艳群
编辑/排版:秦川雨(趣科普)
配图:陈宇佳(趣科普)
配音:剡亚澜(趣科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