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除了大家分享自己阳的各种症状和心得体会,也有不少人突然离世,这让很多人发现这个病*比想象中的要凶猛。
年12月21日,演员王劲松老师的妈妈去世。
年12月12日,年仅37岁的前沈阳金德队球员王若吉因感染新冠后引发糖尿病恶化不幸去世。
年12月23日,樊登老师的父亲去世。
年12月22日,演员高梓淇母亲去世
年12月23日,导演谢晋儿子去世
年12月20日,著名平面设计师(曾参与奥运吉祥物福娃,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等设计)、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老师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67岁,病因:重型感冒。
年12月19日,京剧表演艺术家储兰兰因病抢救无效逝世,殁年40岁。
年12月24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演员赵青老师去世。
年12月19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张君老师去世。
年12月17日,广西10岁小女孩突发高热惊厥离世
四川一大学博士感染后独自隔离发生高烧昏厥后未能及时送医不幸离世,年仅32岁
看着新闻上层出不穷的讣告和噩耗,我想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可谓是五味杂陈,除了这些被新闻报道的,还有很多没有被报道的普通人,这些失去亲人的明星艺人也用自身的经历提醒了我们:当家里有老人、儿童和患有基础病的人群时,一定要注意防范
重症和死亡风险,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
目前虽然病*有所减弱,但它依然是一种病*,并非什么大号感冒,仅仅新闻上报道的37岁足球教练、32岁的四川博士生,我们就不难看出
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壮年中也不罕见。无论你是幼老或青壮年,无论你是否打过疫苗,都很难说绕开重症、避免死亡。
所以不要大意,切勿小觑病*,能不阳就不阳,能晚阳就晚阳准没错
“专家”信息学会辨别,不要过于弱化病*,请实事求是从最开始的“新冠现在就是一种大号感冒”到“百分之九十都是无症状”等等,都造成了我们对一部分专家的不信任,我们也不要一味的相信某些专家的言论,过于弱化新冠病*,目前新冠也才流行3年,对它的研究还太少,建议某些专家不要建议了,对于未知的事情,要心怀敬畏,而不是武断的下结论
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却敢下%的结论。少点呼吁,多点实质性的真话,实事求是才是大家想看到的。
XBB等变异*株来势汹汹,“阳过”、“阳康”防止二次感染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目前是国外正在大流行的*株,目前虽然还未在我国社会面造成大面积传播,但Xbb的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可以预见的是目前状态下大面积再次流行不可避免
所以“阳康”的我们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做好防护,防止再次感染。
重复感染危害性很大,一定要警惕《自然科学》论文显示:
与仅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多;
患肺部疾病和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
感染一次,并不是就得到了护身符,挺过这一波,也不是战胜了病*
以后可能较长的岁月里我们都要时不时的和病*做斗争
家有老人小孩的,注意低氧血症和高热惊厥这次的疫情当中,樊登老师的父亲就是因为沉默型缺氧而导致送医延误,新闻也报道了不少这种情况,所以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备上血氧仪、小型呼吸机等,医院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床位难求。
做好思想准备,直面疫情起伏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一轮的疫情下,随着时间推移,感染的人数会逐渐回落,但随着春运的到来,新一轮的疫情可能还会再来一波。而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谁也不敢百分百确定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异*株,所以做好思想准备,别再掉以轻心,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保护他人也保护自己
人生再难,生活还得继续,希望明年春暖花开时就是疫情结束时,就和非典一样,突然而来,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