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5/17 16:48:00
四肢沉重、皮肤油腻、食欲不振……当身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对此,中医专家表示,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环境潮湿等多种方式,达到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目的。体内湿气过重,四肢乏力、没精神“一到夏天,经常感到全身乏力,太难受了。”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市民王先生正在向医生诉说他的情况。王先生说,除了没精神,这段时间他的食欲也很差。“七八月份也叫长夏,此时正值湿气当令。”接诊的风湿病科主任罗亚萍表示,身体乏力、犯困犯懒的症状,就是典型的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中医说的“湿”是邪气的一种,湿邪是人体的湿度超出人体适应能力而引发的病症。湿气的生成主要包括内外因两个方面。外因,比如长时间的居住于地下室,经常在水中劳作,在秋冬季节晨起过早进行锻炼,在阴雨天气不注意保暖等。内因方面,脾脏功能失调,水湿不能正常运化,就会水湿停滞,湿自内生。或因饮食不注意,过度进食生冷或误食发霉变质的食物损伤脾胃导致湿邪内生。人体很多疾病的产生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湿气重究竟有什么危害呢?罗亚萍表示,中医所谓之“湿邪”,日复一日,湿气可会痹阻于经络关节,使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成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发病的诱发因素,甚至还可使病情加重;若湿邪侵袭脏腑,可引起相应脏腑的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等。此外,体内湿气重还容易影响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也易损伤脾阳,使人们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腹泻等不适症状。湿性黏滞,所以湿气所导致的疾病具有“起病缓慢、易反复发作、病程比较长、缠绵难愈”等特点。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环境潮湿“湿气重的原因很多,也较复杂。”医院呼吸一科主任耿立梅表示,其中长期居住在潮湿的地方,不喜欢运动,或喜食生冷、辛辣、油炸等重口味食品,长期吹空调、电扇等原因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居住习惯来预防体内湿气过重。勤运动,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耿立梅指出,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房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饮食清淡适量,最好的饮食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水分摄取要适量。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等,降低蔬菜寒凉性质。此外,夏季祛湿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如薏米煮粥、冬瓜汤、荷叶粥等,祛除体内湿气。避免环境潮湿,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等。(燕都融媒体记者檀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