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护工”负责人田维仙(前排黑衣者)正在对村民进行护工培训。(受访者供图)
“做护工其实不难,只要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就能把护工当好。”
4月11日,黔江区金溪镇金溪护工培训中心,重庆健之情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田维仙正在为村民进行护工培训。通过培训后,这些村民将加入一支特殊的队伍——“金溪护工”。
金溪护工,是脱贫攻坚期间金溪镇的三块扶贫“金字招牌”之一。进入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这支护工队伍已发展到多人。护工队伍的带头人田维仙原本定居在广州,几年前她回到家乡金溪镇山坳村,注册成立“重庆健之情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打造运营“金溪护工”品牌,对村民进行统一培训、组织就业。
为何她会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回到农村?田维仙的返乡创业故事,还要从一个电话开始说起。
“田老师您好,我是金溪镇山坳村的第一书记刘昶,想请你回到山坳村开一家护工管理公司……”年的一个上午,人在广州的田维仙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山坳村第一书记,想请她返乡创业。可还没等对方讲完,就被田维仙当成诈骗电话直接挂断。
电话那头正是刘昶。脱贫攻坚之初,重庆医院治安主管刘昶被市卫健委扶贫集团派驻黔江区金溪镇山坳村任第一书记。刘昶走访调查后发现,村里的留守人员特别多,而且多为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动力严重不足。
“护理工作特别适合留在村里的妇女来做,只要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工资也不错。”刘昶从村民处打听到,医院做过护工,现在广州开着一家美容院,“田维仙既有护工经验,又有创业经验,还是山坳村土生土长的村民,非常适合作为金溪镇护工管理公司的带头人。”
一次,两次,三次......刘昶给田维仙打了无数个电话,一次次阐述自己的想法,经过长达6个月的交流,田维仙终于同意回到金溪镇。
“我的父亲以前也是山坳村的基层干部,回到金溪镇,我要像父亲那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田维仙告诉记者。
年7月16日,田维仙注册成立“重庆健之情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村民进行统一培训、组织就业,实施“金溪护工”的品牌化、市场化运营。而在最初的报名中,只有3个人参加培训。
“干护工能挣几个钱?”部分村民们表示,伺候人的事情自己可不干。
喻登慧是第一批培训上岗的“金溪护工”,经过30天的系统培训,她医院做护理工作。第一个月,喻登慧就收入0多元。消息在山坳村传开,村民们发现做护工是条脱贫增收的好路子,于是纷纷报名参加护工培训。
王华胜原是金溪镇长春村三组的贫困户,小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驻乡工作队不仅联系重医大附一院为王华胜的小女儿进行免费救治,还鼓励她报名参加“金溪护工”培训。“经过系统培训后,我成为了一名‘金溪护工’,现在在重医附二院江南分院上岗就业,一个月能收入元!”王华胜说,正是“金溪护工”让她脱掉贫困户的帽子。
目前,重庆健之情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已展开护工培训11期余人,稳定上岗人。在公司的运营管理下,员工医院、重医附二院、医院医院等单位上岗,人均月收入超过元,最高月收入能有1万多元。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壮大金溪护工队伍,帮助更多的村民实现稳岗就业!”田维仙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