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年,请客应酬接踵而来,各家饭店的生意都是爆火的状态。中国酒桌文化几乎是离不开酒的,酒能拉近彼此自己的距离。但酒实在不是一样好东西,早就和香烟一起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对于酒精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样,我每天小酌一杯其实没什么大碍,而且听说适量喝酒对身体很多好处;也有人说我偶尔醉一次影响也不大。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两种喝酒方式那一个更好呢?
每天适当喝酒
有人说小酌怡情,还能帮助睡眠,你看看某某喝了酒呼噜打的多香啊!首先明确一件事,打呼噜并不能证明睡得香,而严重的打呼噜其实是一种病,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甚至会引起窒息或者猝死!喝了酒之所以会打呼噜,是因为酒精麻痹了面部和呼吸系统的神经。
有人说喝红酒能保护心脏,确实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红酒含有白藜芦醇成分,但是含量极低,想到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需要每天要喝上百八十瓶的,那你早已酒精中毒了。此外酒精会使心肌纤维变性,使其失去弹性,还会使心脏变得肥厚,诱发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怎么能是对人体有好处呢?
偶尔大醉一次
很多人在聚餐请客中,往往喝的都是烂醉如泥、神志不清的状态。有人说身体没那么脆弱,偶尔醉一次根本不会有影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韩国科学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期刊》给出一项实验报告:每天喝一点酒比偶尔一次狂饮更容易得房颤,也更伤身体和肝脏。而大醉可能会导致人体急性酒精中毒,具体症状表现为昏迷不醒、瞳孔散大、面色苍白,而到酒精含量达到5~8g/kg,就已经达到了致死量!
生活中这四件事比熬夜更伤肝
大口喝酒,伤肝
再次给大家强调,喝酒没有所谓的最低安全量,只要喝酒就伤身伤肝!酒精也就是乙醇在肝脏中会转化为乙醛,这是最伤肝的物质。轻者引起肝细胞损伤,使肝酶也就是转氨酶进入到血液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喝酒后去查血发现转氨酶升高的原因。重者直接引起肝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可能会转化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大口吃肉,伤肝
脂肪是人体七大必需营养之一,适量的脂肪能为人体提供热量。脂肪进入人体后是由肝脏进行代谢的,然后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人有底线,肝脏也有代谢极限,当你摄入了超标的脂肪含量肝脏来不及代谢,就会慢慢累积在肝脏里,最终可能会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实这个时候还不算太迟,因为脂肪肝在一定程度能进行可逆的治疗,但仍是继续错误的饮食习惯,就会演变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滥用药物、乱吃药,伤肝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不仅参与了食物代谢,还参与了药物代谢。所有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因此有很多药物说明书一栏中都有提示,提醒大家该药物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请遵医嘱。所以滥用药物和乱吃药行为也会伤肝,当肝脏处理不了药物所带来的的副作用,从而损伤肝功能。医生提醒大家,不管吃什么药都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或者按照说明书上进行。
“保肝药”,也会伤肝
很多人的养肝方法都错了,例如吃保肝药。这些所谓的保肝药首先功效不明确,很多都是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从未进行临床试验;再者这些保肝药也是需要肝脏代谢的,若是成分常见且无害的,影响不大,但若是加入了不明成分,肝脏无法代谢和处理,反而会引起肝脏损伤。因此不吃这些保肝药,大家简单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养肝了。
温馨提示,不管是偶尔大醉一场,还是每天适量喝酒,都会对身体和肝脏带来危害,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滴酒不沾,不管酒精度数多少,还是含酒精食物都要拒绝,毕竟身体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