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久坐几乎是件没法避免的事儿。
对着电脑办公要久坐、学生上学考试要久坐、下棋打牌之类的娱乐要久坐……就连小动君这帮阳光帅气的小少年,写这篇科普文章时也要久坐。
那么问题来了:坐多久才算久?久坐都伤哪?什么动作竟能挽回久坐伤害?
本期久坐专题,一篇干货统统告诉你!
相信大家也听了不少关于久坐的危害!比如「久坐使人变傻」、「久坐危害下一代」等等。
英国《每日邮报》3月25日更是报道了一项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做的最新研究。
研究显示:久坐会使
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88%;心脏病风险增加14%;肺癌风险增加27%;肠癌风险增加30%;子宫癌风险增加28%。
我国《人民日报》也转载了相关内容,把「防久坐,能保命」的全民健康意识又一次推上高潮。
看到这里,你也许和小动君一样想问。
那么如此伤人的「久坐」——
到底坐多久
才算「久」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世界公认的「每天坐多长时间才好」的标准。
不同的人,身体所能够承受的最长久坐时间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研究人员在各自的实验中比较的久坐时间,也不尽相同。
有项研究援引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发出的指南,给出的答案是:
久坐是指每天有8~12小时以上坐着不动。
额……对于平时奔波的大多数,估计九成人都要中枪。
但也有美国学者发现:
久坐时间长于10小时,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听起来,只要没有达到这里的时间上限,就不算久坐?
当然不是。
久坐就像吸烟,危害时刻存在。保持坐姿而不出现明显危害的时间,可能是非常短暂的,甚至……不到1小时。
在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版指南中就明确指出:
所有人都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
这也就是说——
老师们不要拖堂占用课间休息,对自己对学生都不好。领导们开会要讲究效率,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一场超过90分钟的电影、表演、活动,建议合理设置几个尿点。长途开车超过1小时就得开始找休息站了,如果堵车,可以下车社交一下。
久坐不利于健康,
那用「久站」代替呢?
不好意思,也不行哦。
虽然站立时,心率平均每分钟确实会加快10次,每分钟也能多燃烧0.7千卡热量,1小时则是50千卡,相当于多跑了米。
但是!有一群求知欲非常旺盛的科研人员研究了名站着工作的人,比如收银员、柜台人员等等后发现:
虽然这些人普遍比坐着工作的人身材纤细、精神状态好;但他们患心脏病的风险却是久坐人的2倍!
原来当人站着不动时,血液会大量积聚在腿上。这时心脏要非常吃力才能把血液泵回到头部,比坐着用时更长!
因此心脏的负担变大了,造成的伤害甚至比久坐还要大。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轻信一些站立治百病的说法,比如「站立3小时,效果堪比马拉松」、「站桩是最好的养生」……
但凡太夸张,都是骗人的,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不动」才是罪魁祸首!
其实坐和站都不是问题关键,最重要的一点是「久」字。
「久」代表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不动,这才是致命的!
仔细观察身体就可以轻易发现,我们的身体是为不断活动,而非为静止不动创造的。
人体有个关节、块骨骼肌,可以支持各种动作;活动时产生的血管收缩,能帮血液更好完成全身循环;大脑中的神经元因活动刺激,会更容易维持活性;就连包裹全身的皮肤,之所以有弹性也是为了适应各种运动。
上面所有构造,都是跟随身体活动的增加而提高效率,活动减少而变得缓慢。
可以说,你的身体活动=你的身体机能。
所以,生命绝不是在于静止;相反,健康的身体真离不开多动动。
怎样避免
久坐/久站危害?
这里要推荐一个小动作——抖腿。
我知道在一些朋友的家乡,有「男抖穷,女抖贱」的说法。公众场合抖腿,向来也容易被贴上「素质低」的标签。
但是自年起,英国、美国、日本等多国学者已接连发现,对于久坐/久站的人,抖腿是一项非常利于缓解损伤的「小动作」。
相关研究的数据显示:
只要姿势正确,连续抖腿3分钟相当于健走20分钟,心跳的效果。
那么,什么抖腿姿势才算正确呢?今天推荐两个——
1.坐姿抖腿(3~5分钟)
背部挺直,大小腿呈90°;双角尖点地,双脚跟一起向上做提起「抖动」;抖动时,双手握拳沿大腿两侧来回适当敲打。
2.站姿抖腿(5~8分钟)
单手扶住支撑物,大腿面发力,将小腿拉起;单侧脚踢60次左右,换腿;每天每侧做5~8次。
身体多动,
生命才不会太快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