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患者最痛苦的感受[1]。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急躁、恐惧、固执等心理障碍,以焦虑、抑郁最突出,其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可达25.0%~72.6%[2],患者很容易紧张、恐惧,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因疾病长期折磨,患者身心疲惫,部分患者甚至变得沉默寡言、抑郁,拒绝治疗[4],鉴于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医学领域评价的一个指标[5],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如何让他们高质量地度过余生可能更有实际意义,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6]。而疼痛是造成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25%,晚期癌症患者约60%~80%[7],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目前减轻癌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可痛觉属于个人主观知觉体验,大部分情况下与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及错误认知有关。情绪的行为表现由躯体运动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的分泌所控制,情绪的产生大脑皮层起了关键作用[8]。本实验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对镇痛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谢贤与前妻狄波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