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就是他们,我的存在就是为了他们。所以我活下去的希望,就是为了他们。
呵呵呵呵,朋友们不要问我,那时我是怎样想呀?因为,我那时的想法是,《好疼好痛好想睡觉!》
海涌出去,很久才回来。
主题制约着动漫电影的艺术构思和实践,决定着作品的最终走向和整体风格。家庭式动漫影片既需要符合儿童审美,也需要符合成人审美需求。因此,在动漫主题的选择上,多侧重于“家庭故事”,与宫崎骏作品中的主题严肃、深刻相区别,美式动漫电影以家庭成长代替个人成长,以亲人融合代替个人奋斗,并辅以爱情为叙事副线索。如《疯狂原始人》《勇敢的传说》《超人总动员》虽然故事背景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讲述一个家庭的成长过程,男主人的中年危机、女主人的贤惠大度、子女的青春期叛逆,以及全家人如何面对突发的“危机”,在战胜巨大困难的过程中,全家人的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而《海底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卑鄙的我》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故事”,但是也能从中看到令全家人感动的要素,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邻里关系,家庭之间的关系、建出“临时家庭”共同战胜困境等,都能够在其中找到现实生活的映射。《海底总动员》中的多莉、《飞屋环游记》中的小罗素、《卑鄙的我》中的三位孤儿,不仅仅是感情主线的需要,更是“家庭身份”认定的需要,由此完成家庭式成长的命题。以《飞屋环游记》为例,老卡尔对于逝去爱人的思念,相爱的两个人有着共同信念,有着相濡以沫的关怀,成为所有成年人追求的爱的梦想;而小罗素的存在不仅表现出老少两代人之间的忘年情,更间接构建出一个“临时家庭”,一个极度渴望父爱的孩童无意中参与寻找“仙境瀑布”的探险,最终改变了性格孤僻的“怪老头”卡尔,使得两个人重新找到“家”的感觉。相对于这些作品,我国的动漫电影《宝莲灯》,以“沉香救母”为主线,基本符合一般商业影片的主题模式,但以“拯救”为核心,讲述一个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只符合“青年受众”审美需求,还是很难吸引家庭受众集体收看的。 (二)风格契合――合家欢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