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带宝宝进行常规儿童保健或由于其他原因看医生时,医生听诊说孩子有心脏杂音。一听到这个消息,家长往往非常紧张,一下子就联想到“先天性心脏病”这个可怕的名词。
1
有心脏杂音,就等于有心脏病?
不一定。其实心脏杂音非常常见,正常的孩子也可以出现,只有少数儿童有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大概1/3-3/4的正常儿童在1-14岁的某些时候,可听诊到杂音。在一个研究中,多位筛查发现杂音的学龄儿童里,只有10个存在结构性心脏病。
2
健康的心脏也会产生杂音?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孩子的心跳都是“扑通、扑通”的,"扑通”是心脏瓣膜关闭的声音。但如果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导致心脏室壁、瓣膜或血管发生振动,就会导致在“扑通”之外听到其他声音,这些声音统称为心脏杂音。换句话说,只要有血液在心脏或血管中流过,就可能产生“杂音”。
所以有心脏杂音的孩子,只有很少一部分有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如果医生发现了心脏杂音,还需要结合杂音的特点、身体检查有没有异常发现、孩子以前的健康情况和生长发育的情况,来判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杂音很响亮或粗糙,心脏或血管有异常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
3
“响亮的杂音”意味着病情更重吗?
也不一定。通常我们将杂音分为6个等级,I级最轻柔,VI级最响亮,健康的心脏发出的生理性杂音大多为I-II级的柔和杂音,但病理性杂音的级别和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关。比如常见的室间隔缺损,如果缺损的面积很小,左右心室内部的压力差大,血液流速快、产生的湍流也多,杂音就会非常响亮;但当缺损的面积很大,左右心室内部的压力差很小,杂音反而听不到了。
心有一些非常罕见、复杂的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比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甚至不会产生任何杂音,但是患该病的孩子出生就可能有皮肤青紫、气促、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如果存在上述临床表现,就需要看小儿心脏专科医生了。
4
除了心脏杂音,怎么判断心脏是否有问题?
心脏杂音是发现心脏病的重要线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有无心脏问题:
产前检查:妊娠期行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能会发现心脏的某些畸形;
家族史,遗传综合征或者其他先天异常;
哭吵时皮肤、口唇青紫,在没有肺炎的情况下气促,呼吸困难,吃奶中断,喂养困难,晕厥,汗多湿冷、活动减少、生长发育迟缓等;
心率增快、心律不齐、血压异常、肝脏增大、下肢水肿、发育畸形等;
反复或者经久不愈的肺炎,长时间的声音嘶哑、咳嗽、喘鸣等。
5
还有其他心脏疾病会引起心脏杂音吗?
有,比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不过在这些疾病中,心脏杂音或许不是首先发现的预警信号,也不是最重要的体征。还有些在心前区能听到的杂音,是心脏附近的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如肺动静脉瘘等、动脉导管未闭等。
6
如何判断有没有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
要判断孩子有没有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最重要的检查就是心脏超声了。
孩子的心脏只有他的小拳头那么大,顺利完成心脏超声等相关的检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哭闹不配合,可能需要在镇静后进行检查。心脏彩超并没有辐射。
小结:当医生告诉你,孩子可能有心脏杂音的时候,不要太紧张,对于其他方面健康的孩子,偶然心脏听诊时发现的单纯、柔和的心脏杂音,大多是生理性的的,不会影响健康,不一定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医生担心孩子的心脏杂音是病理性的,或者存在其他跟心脏疾病有关的预警信号,那么需要尽早带孩子到小儿心脏专科医生处就诊,并完成包括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由专科医生来评估和诊治。这样才不至于耽误孩子的病情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参考资料:
1.婴儿和儿童心脏杂音的评估方法.uptodate
2.婴儿和儿童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概述.uptodate
3.识别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uptodate
4.婴儿和儿童疑似心脏病:转诊标准.uptodate
5.杨思源,陈树宝,「小儿心脏病学」
6.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点击此处可线上问诊医生
本文经卓正医疗健康信息组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
distinct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