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广州生活了14年的外国人MichaelHorvath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发烧住进了医院(简称“中山一院”),经过重重排查,最终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这次发烧险些要了他的命。
经过十多个专科、四十多位专家、近百位医护人员的群力奋战,Michael终于从漫长的抢救中重获新生。
究其原因,凶手竟是一颗“烂牙”!
??因为发烧住进重症监护室(ICU)??
4月5日晚上10点,Michael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中山一院急诊科就诊。因高烧持续不退,警觉的急诊医生接诊后便发现情况不妙,马上下了“留院观察”的医嘱。
Michael病情进展迅速,普通的对症处理已经无法加以控制,多个脏器开始出现功能衰竭,很快便送进了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4月7日晚,医院迅速启动第一轮多学科紧急会诊(MDT),经多个专家仔细研究,认为病根在心脏,但具体的病因仍未明确,随即转到心脏外科ICU做进一步诊治。4月10日,为进行更有针对性地治疗,Michael被转入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然而,Michael的病情却仍在恶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4月12日凌晨,脓*症及感染性休克骤然降临,Michael再次出现血压不稳定等危急表现。若病因还是迟迟找不着,Michael的性命恐怕难保。
??“元凶”竟是一颗烂牙??
4月12日上午进行了第二次多学科讨论。经过重重排查,凶手渐渐浮出水面。
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和患者既往病史,发现Michael有一颗蛀牙和中耳炎。经口腔科专家的会诊,证实他嘴里的确有一颗烂牙。综合多年临床经验,专家们认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罪魁祸首很大可能就是蛀牙引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简称IE)。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较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引发心脏瓣膜结构破坏,若不及时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
然而,这类患者往往从起病到明确诊断,感染和急性心衰表现均比较严重,常规内科治疗常常效果不佳,只有进行紧急手术清除感染病灶、修复受累的瓣膜结构,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在国外,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主要与持续血液透析治疗、静脉药瘾等有关;而在我国,由于龋齿发病率高,且国人对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