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疾病预防识破心脏病的隐性征兆中国医
TUhjnbcbe - 2021/1/31 6:18:00
每日一药补肾壮阳 http://www.buguzhia.com/bgzcd/7543.html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心肌炎等,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以往人们认为心脏病的征兆和早期表现仅为胸闷、胸痛、心悸等表现,其实心脏病有很多不为大家重视的发病征兆和早期信号,如能及时地辨识这些“蛛丝马迹”,及早就医,会大大降低心脏病应急状态和致死率。

1

肩、背、颈、臂、下颌酸痛

当肩膀、背部、颈部、手臂、下颌出现阵发性酸痛,要警惕突发心脏病的可能。心脏缺血时会将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会导致临近的组织或器官出现痛感。

2

皮肤出现*色脂肪瘤

当皮肤特别是眼角附近出现*色、橘*色结节、丘疹或斑块时,应考虑是否为*色脂肪瘤。*色脂肪瘤是一种脂肪沉积性疾病。常常预示患者脂质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升高,使罹患心脏病风险增加,如出医院检查血脂状况,以及是否并发心脏疾患。

3

下牙痛

50岁左右的人群,无论男女,出现服用止痛药不能缓解的下牙痛,又无明显牙齿病患时,应及早就医检查心脏。因为大脑及心脏神经纤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退行性变化,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所以心绞痛的部位不仅出现在胸骨内或心前区,也可放射到下牙齿,引发心源性牙痛。

4

呼吸困难、头晕

当出现非运动、天气炎热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头晕症状时,应考虑罹患心脏病的可能。在注意测量血压的同时,医院就诊做心脏方面的检查。

5

耳鸣

耳鸣是耳科常见病,很多疾病都可导致耳鸣,比如贫血、高血压、甲亢、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病人在早期阶段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现象出现,原因是内耳的微细血管对血液变化比较敏感,引发耳鸣。

6

胃疼恶心

心脏与胃的位置较近,两者都是由迷走神经支配,心脏异样可刺激迷走神经,产生应激反应,引起胃疼、恶心等类似胃肠病的症状。此外,心脏病患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可导致胃肠道淤血也可引发或加重上述症状。因此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也应警惕是否为心脏病发作。

7

焦虑失眠

从来沒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烦心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梗的早期信号。因此,出现焦虑失眠时,不能一味服用镇静药,医院就诊,排除心脏病。

8

过度出汗

当出现非运动、天气炎热原因引起的脖子、后背、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时,且症状持续7天以上,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早期信号。因为心脏功能异常会引起血压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出现多汗、皮肤苍白等症状,要提高警惕。

9

极度疲劳

晨起状态还很好,却很快感到极度疲劳,四肢沉重,做事打不起精神。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周甚至几个月,应警惕是否是心脏病所致。因为心衰会导致心脏、大脑和肾脏等主要器官和机体供血不足,引发缺氧,出现疲劳的现象。因此,出现疲劳乏力时应及时就诊。

10

下肢浮肿

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当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态,常常不能立即恢复,称为“凹陷型水肿”。这也是心脏出现问题的一种表现。心脏泵血减少会导致回流心脏的血液流向静脉。体液会在人体组织(特别是腹部、双腿和脚部)内积累,导致下肢浮肿。

11

白天尿少,夜尿增多

在考虑血糖、老年前列腺增生等因素的同时,也应警惕心衰的可能。因为心功能不全,心肌收缩力减弱会导致肾脏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白天尿量少的现象;而夜间平卧后,心脏负荷相对减轻,排血量增加,肾灌注血量也随之增加,夜尿便明显增多。

12

食欲不振

当出现饭后很长时间仍有饱腹感,食欲不振,甚至连吃饭都感觉无力,医院查明病因。在排除肿瘤、贫血、电解质紊乱的同时,需要考虑患心衰的可能。因为心功能不全会导致胃和肠道供血不足,减缓消化的进度,导致便秘和反胃等情况出现。此外,心衰引起的积水和水肿问题会使患者更快地产生饱腹感。

特别申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疾病预防识破心脏病的隐性征兆中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