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心衰的
早期信号能救命
中医名医话健康
心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将新鲜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处器官的作用。一旦发生心衰,心脏的泵送功能就会下降,血液也就无法顺利地流回心脏,便会产生呼吸困难、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心源性猝死。邵林提醒市民要警惕心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可以定期做心衰的检查。
心血管科副主任邵林
心衰患病率为1.5%-2.0%,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可达6%-10%,我国因心衰急性发作住院的患者中有60%是60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医院心内科接诊的患者中,大概有10%左右被诊断为心衰,其中早发现早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都比较好,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出现心脏结构的改变,甚至出现猝死。邵林提醒,心衰一定不要错过早期的身体信号。
当患者处于心衰前期时候,心脏几乎是风平浪静,所以要留心身体发出微弱的预警信号。最常见的心衰临床表现是: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水肿、腹胀、食欲减低等。这时候,可能有部分患者以为气促是暂时的疲乏或者是肺部的问题。而下肢水肿以为是肾脏的问题导致代谢不畅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从而忽略了对心衰的警惕。
40多岁的患者王先生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受益者,他发现自己一动就明显气促,夜间不能平卧,医院做了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很大,左室有69mm。医院行系统治疗后,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年9月复查心脏彩超,左室明显缩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如果不是发现得早,很可能出现猝死。
医院心内科拥有CCU病房及心脏导管室,拥有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多导电生理仪及有创压力监测仪、进口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心肌标记物快速监测仪及IABP等先进设备,先后开展了食道调博、左室造影,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支架置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等介入手术。为心衰、心梗等心内科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
推荐
杨模国
大内科主任
心血管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常德市内科学会副主委、湖南省心血管学会委员,获常德市“首届学习之星”、“十佳医生”称号,入选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心血管临床、心血管介入手术、内科系统危急重症的抢救及疑难病例的诊治。
邵林
心血管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常德市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多年,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全国、省心血管年会。在心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疑难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难治性高血压、扩张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擅长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等心血管介入技术。发表医学论文数篇。
杨震
副主任医师、硕士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的诊治,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抢救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市级科研项目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心血管科健康
-
心血管科拥有一流的冠心病监护病房、心血管实验室、心电生理检查室、心血管介入手术室。能开展冠脉造影检查术(CAG),冠脉内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Stent)置入术(PCI),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RFCA),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心脏临时性/永久性起搏器、抗心衰三腔除颤起搏器(CRT-D)植入术,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肾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深静脉栓塞滤过器植入术,微创介入治疗脾亢及部分外科术后的出血性疾病。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尤其是急诊PCI术的熟练开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一条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
文稿:宣传科综合摄影:贺科
编辑:张涵致审核:吴秀英
医院订阅号
医院服务号
急救接诊:-
预约挂号:-
总值班:-
健康体检:-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