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到硒这个词是不是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已经发现年了,陌生是因为它对人体健康的贡献依然在探索和普及,甚至普及率微乎其微。
硒:是人体内必须的营养矿物质,在人体内是无法合成的,人体体内硒含量总重量约在6-20mg左右。它遍布在人各个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其中以肾中浓度最高。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有很好的作用。由于人体内硒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是,中国是一个普遍缺硒的国家!
硒是身体健康的交通红灯,中国人缺硒,给中国的身体健康敲响了警钟。
中国是世界上缺硒最严重的地区,这是由中国地质特点造成的。全国缺硒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2%。
严重缺乏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内蒙。
缺乏地区: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甘肃。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中国*府:中国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线!中国农科院自年起组织全国25个省地8个单位,在全国布设了个采样点,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国土检测。结果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地区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而其中1/3又为严重缺硒地区。
在大自然中,硒通过土壤—植物—动物和人体—大自然进行循环,因此一个地区的土壤及当地作物中的硒含量可以衡量该地区的硒水平。而硒作为稀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在自然界中又有很多途径可以把可利用的硒变为难以利用的零价硒,所以硒在大自然中是一种“损失性循环”。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很容易使植物,继而使人和动物发生缺硒现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朱清华说,我国广大人群硒摄入量不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人体补硒成为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强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具有抗癌、防衰老和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我国约有70%的地区缺硒,特别是从东北到西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构成了“贫硒地带”,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对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与生产富硒食品,人工加硒生产富硒食物,是解决缺硒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他指出贫硒地区的居民尤其要防止缺硒,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像抓补碘那样抓好贫硒地区居民的补硒工作。
“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20世纪最权威的微量元素学家奥德菲尔德博士
硒有多重要?硒美国营养学会把硒列为与维生素、胡萝卜素同等重要的生命营养素和抑癌剂。具有护心脑、保肝肾、防辐射、预防癌变、解*素、抗衰老、恢复胰岛、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被誉为“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心脏守护神”、“天然解*剂”。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硒这个被称为“生命长寿元素、疾病克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生命在于营养,科学补充营养,能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公众营养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民生”大事。《海峡都市报》7年9月4日《我国也应制定国民营养规划》报导中指出:“公众营养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