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不能忽视年龄因素
TUhjnbcbe - 2021/6/13 9:29:00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大部分室间隔缺损以单个疾病的形式存在,当然也可能作为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合并症之一。虽然目前治疗室缺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在治疗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患儿的年龄,它可能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患儿的预后情况。

大型室缺手术建议1岁内完成

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是判定孩子是否需要手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缺损大小在8MM以上者,可视为大型室缺。大口径缺损的患儿普遍心肺功能较差,易出现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自然死亡率较高。建议在发现后立即治疗,最佳手术时间在1岁。

室缺症状在出生后2月内可发现

由于室缺一般不会出现青紫,因而及时发现室缺一直是家长面临的一个难题。孩子出生后即可通过相关检查,发现孩子是否有缺损。小型缺损一般无明显症状,有些类型的有一定自愈可能,可先观察。但是大缺损的孩子出生1~2个月后,一般会出现呼吸急促、多汗,体重增长缓慢、面色苍白,此时病情较为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学龄前是治疗室缺的*金时间段

多数的成人先心病患者,就是因为在幼儿期没有进行有效治疗,待到成年后,先心病埋下的祸根开始显露。对于室间隔缺损而言,学龄前(即5岁之前)是治疗的*金期,一方面患儿的身体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此时进行及时的矫治,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和健康的成长发育。另一方面,及时的治疗,有利于孩子将来的生活学习。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不能忽视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