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轻滑过指尖,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踏歌前行,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一个甲子的岁月中,令人心动的故事、一些精彩的瞬间,历经风雨洗礼弥久历新。让我们记下这些事,这些人,记下所有热爱心血管病事业、献身心血管病事业的人的火热人生!
——心研所60周年“群星璀璨”题记
陈寄梅
我国著名心胸血管外科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现任所长。
年2月末,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简称“心研所”)现任所长陈寄梅,被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广东只有2人。
陈寄梅扎根小儿心血管外科治疗领域30年,精心耕耘,无私奉献,带着心研所迈入先心治疗领域的世界领先行业。他金刀在手,一年伴多患者战斗于生死第一线;他传播爱心,救助患者于危难。年,他也荣获第一届“广东好医生”光荣称号。
年,心研所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陈寄梅代表集体领取奖牌。
金刀在手挽救患者于生死第一线
年的春节年初一,30多岁的江女士(化名)在这一天终于长舒一口气:自己与腹中双胞胎的3条生命终于安全了。她从不知道自己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直至怀孕20多周,产检发现房间隔缺损,不能躺下睡觉,走走就气促晕眩。医院、医生敢帮她补心,眼看埋藏体内30多年的“炸弹”渐渐“引线拉紧”,母胎濒危,最后找到陈寄梅。
接收患者后,陈寄梅组织了大大小小多次会诊,仅多学科术前大讨论就组织了两次,做足准备工夫。年廿九手术,术中安排特殊药物避免影响双胎后续生长发育,采取常温(约36摄氏度)体外循环避免宫缩。金刀在手,心内细舞,极速完成修补。年初一,经过两天ICU密切监护,确认母胎都平安获救了。这一个春节,医院为这个病人守护着,确保母子三人平安无恙。
金刀在手,陈寄梅救治的都是最危重疑难的病人。
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孕期换瓣……类似的产妇在体外循环下大手术,仅年陈寄梅就带着团队进行了15例。他的手术组每年手术量达余例急危重症病例,手术一台一台撵着做,长年伴着患者战斗于生死第一线。
全心投入带着团队迈向世界领先
在心外科的岗位上,陈寄梅全身心投入,一直以雷锋的“钉子精神”勇攀医学高峰。他是心研所小儿先心病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参与我国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重症先心病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制定与术式改进,带领我国小儿先心外科的治疗一直在进步。
年,陈寄梅积医院“百名*员活动救治百名特困病人”活动。
年初,陈寄梅为一例胎龄仅26周、体重仅克的早产儿成功进行了心脏手术,该手术创下国内同类手术体重最轻的记录。年,他又参与了我国首例胎儿心脏病外科手术,见证了我国先心病治疗的新突破。
陈寄梅还是我国成人先心病治疗的开拓者之一。很多人以为先心病“是少年儿童的病”,其实不然,陈寄梅在临床发现,我国相当数量的先心病患者因为各种原因直到成年都未有效治疗,也出现求医难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年,省医率先全国开设了首个成人先心病病区,举行全国首届成人先心病论坛,普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专业概念与诊疗共识。如今20张病床,担负着省医年约例先心外科手术里的22%的成人病例救治。
“广州有个陈寄梅,专门做这种成人先心的,快找他!”全国各地的患者得到过业内专家如此的推荐。
年,省医成立“医院善心基金”,医院签订协议。
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努力下,广东省建立“先心网”,联医院对全省先心病进行筛查,全国首创产前诊断-产后治疗的一体化治疗模式。在心研所,先心病从胎儿-新生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人生各年龄段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是全国唯一建立起先心病全生命周期防治的单位。
造福患者建立先心病外科质量控制体系
陈寄梅还组织了省医心研所的先心病数据库建设,这有利于病人的随访观察和医生对手术效果的总结,有利于与国内、国际同行进行比较。从年开始,心研所先心外科成功加入欧洲胸心血管外科协会先心病数据库。目前省医是该数据库年完成手术量最多的单位。欧洲先心病学会手术统计公开数据显示,医院心研所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数量巨大,手术死亡率低(-年1.74%),远远低于同期欧洲的手术死亡率(4.11%)。心研所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每年死亡率仍在逐渐下降(年1.16%)。这标志着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
陈寄梅参加学术会议。
临床上谱诗篇,科研上呕心血。陈寄梅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多中心TOF-Life研究,年12月他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先天性心脏病和唇腭裂三级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项目启动,这将为我国先心病和唇腭裂三级综合防控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致力减少我国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他也担任诸如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分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组织要职。
播撒大爱为贫困患者生命*
陈寄梅积极做先进技术的传播者。他组织心外科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医院建立起心外科,培训其医护人员能独立开展心外科手术。他三赴新疆,亲自进行手术示范、医疗查房进行技术指导。
早上7:30,陈寄梅都会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与文献学习。
他热心公益,是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公益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医院承担的民*部“明天计划”中,总共救助的余名先心病孤儿中,他亲自主刀了80多名。自年起,他参与广东省援助西藏“双百工程”,每年均为来自西藏的先心病患儿做手术。还积极参与广东省妇联“为单亲母亲特困家庭先心病患儿救助”“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等,为社会献爱心。
年,陈寄梅获首届广东“最美医生”光荣称号。
更让人感动的是,陈寄梅播散大爱,一直在为贫困患者生命扬帆。五年前他就发现,心外科手术往往有60%的患者与家人放弃,除了确实病情太严重外,医疗费用也是因素之一。陈寄梅多方奔走,联系慈善基金,联合为患儿解决手术费用问题。目前,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与省医合作的慈善基金多达13个,其中先心病专项慈善基金4个。他还说服多个基金,资助不以年龄为限制,让贫困成人患者也得益。自年至年末,4项先心病专项基金共救治贫困先心病患者名,金额达.6万元。如今,与医保覆盖等一起,放弃手术的比例已经降至20%。
广东好医生陈寄梅,他无私奉献彰忘我精神,坚定共产*员信念显信念能量;他攀医学高峰锐意进取,传播爱心现大爱胸怀。在新时代,他愿当传播“雷锋精神”的种子,甘做一颗“螺丝钉”,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粤医宣全媒体团队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