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记者张雯)“同学们看,虽然它长得像我们常见的跳跳糖,但是你们知道吗?它里面装的可是*品!”10月28日下午,在同学们的惊呼声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禁*讲座在子陵中学教育集团世南校区拉开帷幕。
讲座中,余姚市公安局督察大队副大队长胡建江利用精心准备的PPT课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吸*人员的真实案例,结合触目惊心的吸*图片和视频短片,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向学生详细讲解“什么是*品、*品的种类、吸*的危害、如何预防吸*”等相关知识,揭示了*品的危害性。“我们不要被这些东西的外包装迷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班的吴怡告诉记者,老师家长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当时还不了解原因。今天通过胡警官的讲解,居然发现这么多“披着羊皮的狼”,“以后肯定不能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真的太危险了!”吴怡感叹道。
除了带有伪装的*品外,还有种更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的危险化学品——笑气。笑气学名为一氧化二氮,通常应用于蛋糕裱花、花式咖啡和分子美食等食物的制作。既然可以制作美食,又为什么会有危害呢?胡警官解释道:“笑气在进入血液后会导致人体缺氧,长期吸食可能会引起高血压、晕厥,甚至心脏病发作。”
为了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笑气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胡警官现场为大家播放了一个实验视频。视频中,一只一岁多的小白鼠在密封玻璃箱内被实验人员输入了10毫升的笑气,当时间指向1分40秒时,小白鼠突然浑身抽搐,随后便一命呜呼。
“笑气已经向我们00后伸出了魔爪,我也要和我的家人朋友宣传普及,我们要坚决抵制它!对这些危害品零容忍!”班学生阙凌琦对记者说。
很快,一堂四十五分钟的禁*知识宣讲课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授课民警胡建江告诉记者,禁*防*的理念应该从孩子抓起,虽然现在没有在禁*一线工作,但他希望能通过这次分享,提升学生拒*防*的意识,为余姚的禁*工作继续贡献力量。
另一边,凤山街道禁*办的工作人员也在教室里通过仿真*品的实物向同学们介绍*品的危害,看上去一颗颗小小的药丸,实则暗藏危机。听完工作人员讲解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涨了知识。
据了解,子陵中学教育集团世南校区在年就被评为“宁波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处主任鲁国清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拒*、防*、抗*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长期开展禁*手抄报、禁*征文、禁*标语书法作品、禁*黑板报等各类比赛,争创“宁波市级禁*教育示范学校”。下一步,学校还计划和市公安局禁*大队、凤山街道禁*办一起将禁*知识宣传手册通过学校的志愿服务队发到社区、居民家中,向更多人普及识*防*拒*知识。
来源:余姚新闻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